产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 > 接触冷却测试仪在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

接触冷却测试仪在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25      浏览次数:42
    • image.png

      ——以Thermofeel© PF-QMM-01为例

      摘要:
      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纺织品的需求增长,接触凉感功能成为运动服饰、家纺及户外装备的重要卖点。本文基于符合JIS L 1927、GB/T 35263等标准的Thermofeel© PF-QMM-01接触冷却测试仪,探讨其在纺织品凉感性能量化评估、产品研发优化及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,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
      1. 引言

      功能性纺织品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,其中“接触凉感"因能显著提升夏季穿戴舒适度而备受关注。然而,凉感性能的评估长期依赖主观触感评价,缺乏标准化检测手段。2017年中国发布GB/T 35263-2017《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与评价》,日本JIS L 1927:2020进一步规范了测试方法,推动行业向数据化转型。

      Thermofeel© PF-QMM-01作为自动化接触冷却测试仪,通过高精度传感器(采样频率1/500秒)和标准化测试流程,解决了传统方法重复性差、人为误差大的问题。本文将系统分析其技术原理及行业应用场景。

      2. 技术原理与标准合规性

      2.1 测试原理

      设备基于瞬态热传导理论,通过镀银铜板传感器(模拟人体皮肤)与样品接触,测量单位面积热流密度(qmax,单位:J/cm²·s)。关键参数包括:

      • 温差设定(ΔT10/15/20°C):模拟不同环境温差下的凉感体验。

      • 接触压力(90g/180g):对应轻触或紧贴皮肤的力学条件。

      2.2 标准符合性

      标准适用范围核心指标
      JIS L 1927:2020日本市场凉感纺织品qmax≥0.15 J/cm²·s(ΔT20°C)
      GB/T 35263-2017中国凉感功能认证qmax≥0.15 J/cm²·s(ΔT15°C)
      FTTS-FA 019中国台湾功能性纺织品标章需通过ΔT10°C/15°C双测试

      3. 在纺织行业的核心应用

      3.1 产品研发优化

      • 材料筛选:对比凉感纤维(如玉石复合纤维、Coolmax®)的qmax值,量化改性效果。

      • 工艺改进:验证后整理工艺(如凉感助剂涂层)对冷却性能的影响(图1)。

      案例:某运动品牌通过测试发现,相同凉感助剂在针织物上的qmax比机织物高12%,据此调整了瑜伽裤的织造工艺。

      3.2 生产质量控制

      • 批次稳定性监测:原料入库、染整后半成品及成品的qmax波动需控制在±5%以内。

      • 故障溯源:某批次凉感T恤qmax异常下降,经测试锁定为定型温度过高导致助剂分解。

      3.3 市场合规与宣传

      • 认证支持:通过GB/T 35263测试可获得中国“凉感纺织品"标签。

      • 数据化营销:如“实测qmax=0.18 J/cm²·s,接触3秒降温4.2°C"(需注明ΔT条件)。

      4. 行业应用案例

      4.1 运动服饰领域

      需求:提升马拉松服装的瞬时凉感以降低体感温度。
      解决方案:

      1. 测试不同纱线(涤纶/尼龙混纺比)的qmax;

      2. 优化助剂浸渍工艺,使qmax从0.12提升至0.17 J/cm²·s;

      3. 在产品吊牌标注测试数据,销售额增长23%。

      4.2 家纺产品领域

      问题:凉感夏被投诉“初期凉感好,但1小时后变闷热"。
      分析:通过ΔT10°C/ΔT20°C对比测试,发现填充材料导热性不足(qmax衰减率>30%)。
      改进:改用相变微胶囊复合纤维,qmax衰减率降至8%。

      5. 结论与展望

      Thermofeel© PF-QMM-01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,为纺织行业提供了凉感性能的量化评估工具,其价值体现在:

      1. 研发端:缩短新材料开发周期,降低试错成本;

      2. 生产端:建立数据化品控体系,提升良品率;

      3. 市场端:以科学数据增强产品说服力,规避虚假宣传风险。

      未来,随着智能纺织品发展,该技术可进一步与热成像分析、动态湿度模拟等结合,构建更全面的舒适性评价体系。


    联系方式
    • 电话

    • 传真

    在线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