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半导体制造和电子元器件生产中,超薄膜层的厚度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性能和良率,主要面临以下测量难题:
纳米级精度要求:先进制程芯片的薄膜厚度公差需控制在±1nm以内
多层结构复杂性:晶圆表面可能同时存在介质层、金属层和光刻胶层
非破坏性检测需求:测量过程不能影响昂贵晶圆的后续加工
材料多样性:从硅基材料到化合物半导体(如GaN、SiC)的广泛适应性
基于高精度电容传感技术,通过测量极板间介电常数的变化计算厚度
采用多频段扫描技术自动补偿材料介电特性差异
非接触式设计避免损伤脆弱晶圆表面
性能参数 | TOF-C2指标 |
---|---|
测量范围 | 0-230μm |
分辨率 | ±0.01μm |
重复精度 | ±0.03μm |
最小测量点 | 50μm直径 |
测量速度 | 100ms/点 |
测量对象:氧化硅/氮化硅介质层
实测数据:
10nm厚氧化层测量CV值<2%
每小时可完成300mm晶圆的全片扫描
测量需求:聚酰亚胺基材+铜箔总厚度控制
客户效益:
减少因厚度不均导致的线路断裂不良
年节约材料成本约80万元
解决方案:
同步测量介质层与电极层厚度
自动计算层间厚度均匀性
成果:
产品容值一致性提升40%
通过汽车电子AEC-Q200认证
环境准备:
温度控制23±1℃
湿度40-60%RH
防静电工作台
校准步骤:
使用NIST溯源标准片进行三点校准
每4小时进行漂移校正
测量模式选择:
单点模式:关键位点测量
扫描模式:全区域厚度分布分析
针对不同材料建立专用介电参数库
结合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设置厚度管控限
将测量数据反馈至沉积设备实现闭环控制
随着半导体技术发展,TOF-C2正拓展创新应用:
先进封装领域:
测量TSV硅通孔镀层厚度
2.5D/3D封装中介层厚度控制
第三代半导体:
GaN外延层厚度测量
SiC衬底抛光后表面均匀性检测
新兴显示技术:
Micro LED巨量转移前的蓝宝石衬底检测
柔性OLED显示模组的封装层厚度控制
某IDM企业导入案例:
设备投资:28万美元
实现效益:
减少薄膜相关缺陷导致的晶圆报废,年节约350万美元
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约30%
2年内实现投资回报
Yamabun TOF-C2电容式测厚仪以其亚微米级的测量精度和出色的材料适应性,已成为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厚度质量控制的关键设备。随着5G、AIoT和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的快速发展,TOF-C2将继续为行业提供可靠的超薄膜测量解决方案,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更精密的过程控制和更高的生产良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