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材料研发与工艺优化的道路上,是否曾因搅拌不均、分散不彻、批次稳定性差而步履维艰?从灵光一现的配方构想,到稳定可复制的生产工艺,这段路程挑战重重。
石川擂溃机,作为精细研磨与高效混合领域,专为解决此类痛点而生。今天,我们为您重点解析D101S、D16S与D18S这三款明星型号,助您为每一个研发阶段匹配最得力的工具。
无论您的任务是前沿配方的探索,还是迈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一步,这个系列都能提供精准支持。
型号 | 核心定位 | 单次处理量 | 杵头配置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D101S | 研发探索的起点 | 0.2 L | 单杵 | 珍贵原料的初步试验、超小批量配方探索 |
D16S | 小试优化的利器 | 0.4 L | 单杵 | 配方的稳定性测试、工艺参数优化 |
D18S | 通往中试的桥梁 | 1 L | 双杵 | 放大工艺验证、高粘度/难处理物料的制备 |
1. 精准的工艺控制能力
宽广的转速调节范围(如D101S/D16S支持8-50 rpm),让您能精细控制剪切力与混合能量,为不同粘度的浆料(从5,000到20,000 cP以上)找到最适宜的工艺窗口。
2. 混合与破碎效果
独特的杵头运动轨迹模拟手工研磨的“擂溃"原理,确保物料0死角循环,有效打破团聚体,实现纳米级别的均匀分散。
3. 应对复杂物料的灵活性
从电极浆料、陶瓷浆料到高粘度膏体,系列机型均能轻松应对。特别是D18S的双杵设计,针对高粘度物料,混合效率提升显著,是进行中试前验证的理想选择。
4. 稳定可靠,数据可复现
精密的机械结构与稳定的动力输出,确保了同一配方下批次与批次之间的高度一致性,为工艺放大提供可靠数据基础。
新能源研发: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(如磷酸铁锂、三元材料)的均匀混合。
电子材料:陶瓷浆料、导电银浆、介电浆料的制备。
先进陶瓷:氧化锆、氧化铝等结构或功能陶瓷浆料的分散。
化工领域:各种高粘度膏体、密封胶、精细化学品的混合与均质。
如果您正处于……
配方筛选与概念验证阶段,处理量微小且原料珍贵 -> D101S 是您经济高效的选择。
工艺窗口摸索与优化阶段,需要更充分的物料进行测试 -> D16S 提供了更充裕的处理空间。
准备进行放大生产前的中试准备,需要处理高粘度物料或追求更高效率 -> D18S 的双杵动力是您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