样品准备:选取代表性样品区域,确保表面无明显污染物(可通过无水乙醇擦拭并自然风干);对于多孔或粗糙材料,需提前明确表面处理标准(如砂纸打磨至 Ra 0.1-2.5μm)。
测试参数设定:采用超纯水(电阻率 18.2 MΩ・cm)作为标准探针液体,液滴体积控制在 1-5μL;环境温度保持在 25±1℃,湿度 50%±5%,减少外界因素对测量的影响。
测量实施:针对平面样品,直接垂直对准测量区域滴液;对于曲面或不规则样品,调整仪器至与样品表面法线对齐,每个测试点重复测量 5 次,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值。
数据补充:若需计算表面能,可搭配二碘甲等辅助探针液体,采用 OWRK 方法进行综合分析。
标准硅片验证:正常情况下测得水接触角应为 78.5±1.2°,与台式高精度仪器差值应小于 ±2°,确保设备精度达标。
超疏水材料评估:接触角>150° 为合格,需注意该区间因光学畸变,误差可能扩大至 ±3.5°,建议结合多次测量数据综合判断。
表面均匀性判断:同一样品不同点位测量标准差应小于 2°,若超过则需排查是否存在表面化学异质性或污染问题。
测量前需通过 Wilhelmy 法验证探针液体表面张力(水的 γ 应在 72±1.5mN/m),避免液体纯度影响数据准确性。
对于碳材料等特殊样品,建议搭配图像导出功能(选配附件)进行软件后处理,提升数据精度。
测试对象:曲面车身金属漆板、塑料零部件表面。
操作要点:在喷涂车间现场测量时,利用仪器防雾目镜和自动调节刻度照明功能,快速完成点位定位;针对半径≥15cm 的曲面,倾斜仪器对齐法线,从开箱到完成 10 个点位测量控制在 8 分钟内。
判定标准:同一批次产品接触角差值应小于 ±1.8°,偏离预设标准(通常 80±5°)时需及时调整喷涂工艺。
测试对象:陶瓷釉面成品及半成品。
操作要点:选取产品关键使用区域(如台面、内壁)进行多点测量,无需切割样品,直接现场抽检。
判定标准:接触角通常应小于 30° 以保证易清洁性,通过数据反馈优化烧结温度和釉料配方,可有效提升良品率。
测试对象:手机盖板玻璃、半导体晶圆表面。
操作要点:严格控制环境洁净度,测量前用等离子清洗样品表面(Ra<10nm),避免指纹、油污等污染物干扰。
判定标准:盖板玻璃贴合前接触角需小于 25°,晶圆表面接触角应小于 20°,确保后续加工工艺的兼容性。
利用单节 AA 电池的长续航优势(连续 200 + 次测量),适合生产线移动抽检,低温环境(-10℃)下需提前准备备用电池。
制定简化版操作流程,确保新员工经 3 分钟培训即可独立完成测量,满足批量生产的快速检测需求。
样品预处理:按照 ISO 19403-2 标准,将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环境(23±1℃,50±5% RH)平衡 30 分钟。
测量实施:采用静态接触角测量法,使用超纯水作为探针液体,在样品表面均匀选取 5 个测量点,记录每个点的接触角数值。
动态验证:必要时测量前进角与后退角,计算接触角滞后值,洁净表面的滞后值应小于 10°。
接触角 θ | 洁净度等级 | 处理建议 |
---|---|---|
θ < 30° | 洁净(无有机污染) | 可进入下一工序 |
30° < θ < 60° | 轻微污染 | 局部清洁后复检 |
θ > 60° | 严重污染 | 全面清洗并重新检测 |
当接触角出现异常波动时,需区分是污染物残留还是表面化学多样性:通过 0.1μL 超小液滴测试,若标准差 > 2° 且表面张力合格,则判定为化学异质性,无需过度清洗。
基线建立:测量改性前样品的接触角和表面能,作为对比基准。
改性后测试:在相同环境条件和测量参数下,对改性后的样品进行同步测量,每个工艺参数组至少测试 3 个平行样品。
效果判定:计算接触角变化率(Δθ=(改性后 - 改性前)/ 改性前 ×100%),通常要求 Δθ≤-30%(即接触角显著降低),同时表面能提升至目标范围(如聚合物材料≥40mN/m)。
医用导管亲水涂层改性:改性后接触角需从原始的 70° 以上降至 30° 以下,接触角滞后值小于 8°,确保临床使用中的生物相容性和润滑性。
塑料薄膜电晕处理:处理后接触角应稳定在 35° 以下,且不同批次测量标准差小于 1.5°,保证后续印刷、复合工艺的附着力。
改性后的样品需在 2 小时内完成测量,避免表面状态随时间自然恢复。
对于 UV 处理等可能产生表面梯度变化的工艺,需采用多角度旋转测量法(0°、90°、180°),全面评估改性均匀性。
仪器使用前无需复杂校准,开箱后即可快速启动,新手需掌握滴液、观测、读数的单手操作流程。
测量时确保液滴与样品表面垂直接触,避免因角度偏差导致的系统误差。
手动记录数据时,需同步标注测量时间、环境条件及样品信息,便于后续追溯。
保持目镜和光学镜片清洁,使用专用镜头布擦拭,避免刮伤或残留污渍。
长期不使用时,取出电池并置于干燥环境存放,防止仪器受潮损坏。
定期用标准硅片进行精度验证,若误差超过 ±2°,需联系厂家进行专业校准。
数据重复性差:检查样品表面是否清洁、探针液体是否变质,或是否存在环境温度剧烈波动。
曲面测量误差大:加装磁吸式微型水平仪(选配),优化法线对齐精度。
低温环境续航下降:提前将电池预热至室温再装入仪器,可有效减少续航损失。
©2025 秋山科技(东莞)有限公司(www.akiyamavip.com) 版权所有 总访问量:549268 sitemap.xml
地址:东莞市塘厦镇塘厦大道298号603室 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备案号:粤ICP备2006024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