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空系统:采用复合真空抽气机组,包括机械泵与分子泵(或扩散泵),可快速将真空腔体内真空度抽至5×10⁻⁴ Pa以下的高真空状态,有效减少气体杂质对薄膜沉积的影响,保障薄膜纯度。
溅射电源:支持直流(DC)和射频(RF)两种溅射模式,直流模式输出功率范围为0-300W,射频模式输出功率范围为0-150W,可根据靶材类型(导体、半导体、绝缘体)灵活切换,适配金、银、铜、铝、氧化硅、氮化硅等多种靶材。
靶材与衬底:标配1-2个靶位,靶材尺寸支持Φ50mm×3mm等常规规格,可兼容多种材质靶材;衬底台支持Φ76mm以下衬底,部分型号可选配衬底加热功能(室温-300℃可调)或旋转功能,进一步提升薄膜均匀性。
薄膜性能:制备的薄膜均匀性误差可控制在±5%以内(Φ50mm衬底范围内),薄膜厚度可通过溅射时间、功率等参数精准调控,厚度重复性误差≤3%,满足精密实验与小批量生产对薄膜一致性的要求。
控制系统:采用集成化触控操作面板,可直观设置真空度、溅射功率、溅射时间、气体流量等关键参数,配备参数记忆功能,支持常用工艺配方的存储与调用,简化操作流程。
材料科学研究:用于制备金属、半导体、陶瓷等多种材质的薄膜,开展薄膜结构、力学性能、电学性能等基础研究,为新型材料开发提供支撑。
电子器件制备:可制备电极薄膜、绝缘层薄膜等,应用于微型传感器、薄膜电阻、电容器等电子元件的研发与小批量生产。
光学领域:用于制备增透膜、反射膜、滤光膜等光学薄膜,适配光学镜片、光纤器件、显示面板等产品的研发需求。
生物医学领域:在医用材料表面改性中应用广泛,通过沉积生物相容性薄膜(如钛膜、羟基磷灰石膜),提升医用植入器件的生物相容性与耐磨性。
教学与实训:其紧凑的结构与便捷的操作的特点,使其成为高等院校材料、电子等专业的实验教学设备,用于演示磁控溅射原理与薄膜制备流程。
高稳定性与重复性:采用高精度真空控制模块与电源调节系统,确保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,多次制备的薄膜性能一致性优异,减少实验误差。
紧凑设计,节省空间:设备整体体积小巧(约W600×D800×H1200mm),无需大面积安装空间,适配实验室有限的布局需求,同时便于设备的移动与维护。
多靶兼容,灵活适配:支持多靶位配置与多种溅射模式切换,可满足不同材质靶材的溅射需求,降低用户更换实验方案的成本。
操作便捷,易于上手:集成化触控界面与工艺配方存储功能,简化了复杂参数的设置流程,即使是新手用户也能快速掌握设备操作。
可靠的安全保障:配备真空异常报警、过流保护、高温防护等多重安全装置,当设备出现真空泄漏、电源过载等异常情况时,会自动触发保护机制,保障操作人员与设备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