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石川擂溃机(Ishikawa Mixing and Grinding Machine)是一种集搅拌、分散、粉碎于一体的高精度设备,凭借其剪切力控制、温控稳定性及气氛调节能力,在电子材料、新能源电池、医药、化妆品、食品及陶瓷材料等多个制造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其核心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纳米级分散、低损伤混合及高均匀度浆料制备,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精细化加工的严苛要求。
石川擂溃机通过高速剪切与精密研磨的协同作用,可将金属、陶瓷或有机颗粒均匀分散至纳米级别(50-500nm),大幅减少颗粒团聚现象,提升材料的导电性、流变性能及机械强度。例如,在电子浆料制备中,银颗粒的均匀分散可使电阻率降低15%-30%,同时优化印刷适性,确保厚膜电路的线宽精度控制在±5μm以内。
设备支持真空(-0.095MPa)及惰性气体(如氩气、氮气)环境操作,避免高活性材料(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、硅负极)在加工过程中的氧化或分解。温控精度可达±2℃,适用于热敏感材料(如药物活性成分、高分子粘结剂)的温和处理,防止高温导致的性能劣化。
通过调整转速(500-5000rpm可调)和剪切时间,可精确优化浆料的粘度、触变性及稳定性,适应不同工艺需求,如:
高粘度浆料(如电池电极涂布)→ 低速高剪切,确保均匀性
低粘度纳米分散体系(如导电油墨)→ 高速均质,提升分散度
厚膜电路 & 光伏银浆:实现银/钯(Ag/Pd)颗粒的纳米级分散(D50<200nm),提升导电性,降低烧结后的线宽偏差(±2μm),适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与高效异质结(HJT)太阳能电池。
MLCC(多层陶瓷电容器)电极浆料:确保镍(Ni)与钛酸钡(BaTiO₃)的均匀混合,使介电层厚度降至1μm以下,提升电容性能。
柔性电子油墨:用于印刷电路(PCB)、RFID天线等,碳纳米管(CNT)/银纳米线复合油墨的方阻可<0.1Ω/sq,同时保持良好的弯曲耐受性。
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:
三元材料(如NCM811)与PVDF粘结剂的均匀混合,使极片面密度偏差<±1.5%,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%-8%。
硅碳负极中纳米硅(~100nm)与石墨的均匀复合,循环寿命>500次(容量保持率80%)。
全固态电池:
硫化物固态电解质(如Li₃PS₄)与电极材料的均匀复合,界面阻抗可降至10Ω·cm²,提升离子电导率。
适用于干法电极工艺(无需溶剂),适配下一代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。
药物制剂:
难溶性药物(如曲康唑)纳米晶化,生物利用度提升2-3倍。
温敏型药物(如蛋白质制剂)的低温混合,避免变性失活。
化妆品:
食品加工:
鱼糜制品(如鱼丸、鱼糕)的纤维破碎,使口感更细腻。
巧克力、坚果酱的精细研磨,避免油脂分离,提升顺滑度。
先进陶瓷:
氧化铝(Al₂O₃)、氮化硅(Si₃N₄)等陶瓷粉体的超细研磨(D90<1μm),烧结后相对密度>99%,适用于精密陶瓷基板、切削刀具等。
智能化工艺优化:结合实时传感器数据(粘度、温度等),动态调整参数,提升批次一致性(如丰田电池产线的AI控制试点)。
绿色制造适配:进一步优化干法电极工艺,减少溶剂使用,降低锂电池生产成本。
跨领域扩展:如生物医药中的脂质纳米粒(LNP)制备,用于mRNA疫苗递送系统。
石川擂溃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精密分散、温和处理及工艺适应性,使其成为电子、新能源、医药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关键设备。随着5G、固态电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,其对材料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能力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。